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
一、政策出台背景
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。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既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,也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支撑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,让法治信仰、法治意识、法治观念、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,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有效手段。然而,我们也应看到,社会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和实践,尚未超越“群众性普法”“法治文宣”“法治文教”的层面,带有一定“形式化”“基层化”和“部门化”特征。为此,我们需要充分认识、理解法治文化,把建设法治文化提升到国家政治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,形成“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、法治文化一体建设”的思路。
二、政策节选及解读
政策节选及解读内容一:
1.坚持科学立法,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,把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。
2.坚持严格执法,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意识,促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。
3.坚持公正司法,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,促进司法文明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4.坚持全民守法,加大全民普法力度,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,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。
——节选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史化建设的意见》
【逻辑梳理】
节选政策的宏观上是按照“政府工作维度”,阐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。首先,从立法层面,说明要科学立法,这是更好地落实法律制度的前提。其次,有了法律支撑之后,要按照法律进行严格执法,公正司法,还要引导全民守法,营造法治社会氛围。
每个段落中的微观逻辑是:第1段按照“并列”的逻辑,阐释如何坚持科学立法。一方面,要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;另一方面,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。第2段按照“递进”的逻辑,阐释如何坚持严格执法。先要强化执法意识,让执法者有严格执法的思想;再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,真正做到严格执法。第3段按照“并列”的逻辑,从健全司法制度,促进司法文明的方面,闸释如何坚持公正司法。第4段按照“并列”的逻辑,从针对性、时效性,落实普法责任的方面,阐释如何坚持全民守法,加大全民普法力度。
【规范词梳理】
(1)科学立法:资料中出现“在制定、完善法律的过程中,以客观规律、实际情况为依托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;科学立法。
(2)依照法定程序:资料中出现“办事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流程、程序来,不能‘天马行空’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依照法定程序
(3)严格执法:资料中出现“在执行法规过程中,做到严厉、严谨、细致,坚持不放松,不走样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严格执法
(4)强化执法意识:资料中出现“通过多渠道宣传,提高执法人员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执法的意识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强化执法意识。
(5)提高行政能力:资料中出现“对行政人员加强培训,提高其处理行政事务的速度、质量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提高行政能力。
(6)公正司法:资料中出现“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平等、公允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公正司法。
(7)全民守法:资料中出现“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全民守法。
(8)针对性:资料中出现“根据消费者的自身特点,提供需要的服务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针对性。
(9)实效性:资料中出现“提高产品的实际效果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实效性。
政策节选及解读内容二:
1.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,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,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。加强对我国法律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,弘扬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。挖掘善良风俗、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,倡导传承优良家风。
2.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创作生产与文艺精品工程有机衔接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。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,推动法治融媒体建设,建立法治全媒体传播体系,创建法治品牌栏目、节目。推动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,建立全国法治文艺精品库,汇聚优秀网络法治文艺作品,逐步实现共建共享。
3.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、法治文化创作基地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建设,完善建设标准,增强实用功能。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城,大运河、长征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融入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机构等阵地,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。
——节选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》
【逻辑梳理】
节选政策的宏观上是按照“递进”逻辑展开,阐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。首先,要推陈出新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法治文化赋有时代特征。其次,在法治文化丰富更新之后,还要进行普及,为此,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作品,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,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。
每个段落中的微观逻辑是:第l段按照“并列”的逻辑,从传承中华法系优秀思想,弘扬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,挖掘风俗、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,阐释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第2段按照“递进”的逻辑,阐释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,先是创作优秀法治文艺作品,让法治文艺作品符合群众期盼;然后是讲优秀文艺作品推出去,为此需要推动融媒体建设,创建普法栏目;最后,需要搭建文艺精品库,实现共享共建。第3段按照“递进”逻辑,阐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,首先要完善阵地建设,即完善法治宣传教育,将法治元素融人国家文化建设项目;其次,在阵地建设好了之后,要利用这些阵地,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。
【规范词梳理】
(1)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,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,实现更新发展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。
(2)以人民为中心:资料中出现“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以人民为中心。
(3)挖掘文化精华:资料中出现“将文化中的优秀内容‘刨’出来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挖掘文化精华。
(4)落实普法责任:资料中出现“明确普法机构、组织的职责,并督促其严格落实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落实普法责任。
(5)实现共建共享:资料中出现“打破地区间的‘封闭”,让不同地区共同参与建设,分享彼此信息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实现共建共享。
(6)示范带动:资料中出现“领导干部、党员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,以起到模范引领作用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示范带动。
(7)喜闻乐见:资料中出现“让群众喜欢听,乐意看”等信息时,可将其概括为:喜闻乐见。